今年以來,郁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緊扣“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主線,以“四有”工作深入推動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試點工作落地見效,有力實現了全縣市場主體增量提升。
一是設立有道。對照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認真研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設立條件、規范和流程等關鍵內容,積極做好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章程》的起草工作;深入調查研究,進村入戶認真聽取廣大村民的意見和建議,對設立工作中涉及的重點難點問題逐一制定可行的措施,確保試點工作順利有序落地;落實駐村工作制度,實地指導鎮、村兩級相關工作人員開展試點工作,打通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設立的“最后一公里”,全程以快速便捷高效服務推動試點工作落地見效。
二是辦理有方。明確責任分工,全力配合制定自然村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設立申請材料范本、相關機制和設立全流程指引等。以舉辦業務培訓班、開展面對面宣講活動、派發宣傳資料等方式,深入相關法律法規宣貫活動,營造濃厚的社會宣傳氛圍。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章程范本》解讀工作,用通俗的語言、生動的例子向廣大群眾講解組織機構設立、成員權利義務、理事會、監事會的職權等重要內容,全面消除村民的顧慮,激發村民加入專業合作社的熱情。
三是攻堅有招。把好登記材料質量關,手把手指導鎮、村工作人員收集資料。以建立粵政易工作群的方式,隨時隨地解答業務上遇到的疑問。進一步壓減申請材料,減輕基層負擔,加速合作社設立的步伐。全力攻堅實名驗證環節,以集中指導和上門指導的方式,實地指導各社員開展實名驗證,并以通過編發實名認證操作指南的方式引導社員自主實名驗證。開通綠色通道,發揮“一網通辦”系統和“一窗通辦”服務專區的優勢提供“一站式”政企服務。在5月16日,縣市場監管局全面完成了全縣460多家自然村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的設立。
四是工作有效。新設立的460多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占到全縣去年市場主體數量的18.54%,進一步拉動全縣市場主體的增長率,為縣市場監管局推動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推行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試點工作,將村級分散經營主體改變為集體經濟經營主體,有效提高了村級經濟發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大大激發了村級經濟的內生動力。
下階段,縣市場監管局將充分發揮市場監管的職能,持續指導各鎮、村開展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試點工作,確保為全縣農村合作社培育發展提供精準高效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