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郁南縣通門鎮黨委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把人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來抓,緊扣產業發展需求,圍繞引才、育才、用才等方面精準發力,為“百千萬工程”蓄勢賦能。
一、聚焦需求導向,搭建產才融合“雙平臺”。引育產業,賦能富民興村。充分發揮資源鏈接優勢,駐通門鎮工作隊、云浮市新興縣五葉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深入雞林村委會藍湖自然村,與當地茶葉大戶攜手開展大葉禪金茶種植活動,引種“禪金1號”茶樹新品種。首批大葉禪金茶正式落戶雞林村委示范基地,種植面積約5畝,五葉茗公司派遣專業技術人才現場進行技術指導,保障后續種植生長、基地擴建。實訓育才,激活本土動能。依托鎮人才驛站開設“鄉村振興學堂”,通門鎮打造“理論+實操”培訓體系。針對新型職業農民、合作社帶頭人等群體,開設電商營銷、智慧農業、品牌打造等專題課程,今年邀請縣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技專家楊洋柳到通門鎮為農業科技示范戶開展種植技術培訓班,累計培訓農戶400余人次。
二、強化服務賦能,打造產業升級“新引擎”。科技賦能,推動智慧轉型。圍繞珍珠番石榴、黃金百香果等通門鎮優勢特色產業,建立農技小站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站等,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對農情、病蟲害等數據進行整合與分析,實現智能控制、精準投入和技術服務全過程數字化,實現農業管理粗放化向精細化轉變。與傳統種植方式相比,農情監測系統使病蟲害預警準確率大幅提高,優質果率和經濟效益率提高。品牌驅動,延伸產業鏈條。邀請電商運營團隊、設計公司入駐,注冊“醉美通門”農產品公共品牌。培育“沙梨哥”等一批本土主播,通過融合現場展銷、線上直播、電商銷售等模式,為通門特色農產品搭建出新通道,去年以來農產品線上銷售額突破18萬元,帶動就業200余人。
三、創新機制保障,構建長效發展“生態圈”。建立聯系服務人才制度,通過召開人才座談會、走訪慰問、升級“人才專窗”服務等方式,為優秀人才提供及時、優質、有效的服務和幫助,全面提升人才服務保障水平,筑牢“百千萬工程”人才基石。加強人才服務工作者隊伍建設,驛站每月定期開展工作人員業務培訓,扎實提升人才工作者的專業素養,為人才服務提供堅實保障。積極營造人才發展“軟環境”,通門鎮鄉村振興人才驛站優化提升休閑室、會議室、電商直播間等室場功能,為開展各類人才活動提供支持,以及為人才免費提供辦公住宿、洽談對接等保障服務。